13218196999 scier@aliyu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00 , 周日 9:00-15:00
解读:北京自然基金委发通知破除“唯论文”;竟然立这个!
2021-04-303140

关键词: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员会;风向标

4月29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网站发布《关于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具有明显的风向标作用,所以我们特意请在美国恒祥咨询公司的Daniel博士对该通知做一解读。

在2020年2月,科技部公布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时,我们在“不能只会给科技部鼓掌”(下称“不鼓掌”)的推文中,提出了四个问题。

破除“唯论文”,不能只会给科技部鼓掌

非常高兴地看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简称“北基委”)的通知,对我们提出的四个问题均有具体解释。

 

一,

北基委通知的第一条,明确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即区分开前沿探索、需求导向和人才培养三类项目。

 

 

我们在“不鼓掌”第一条,曾明确指出,没有“科技”,要区分开“科学”和“技术”。科学探索和技术研发是完全不同的,对应着北基委的前沿探索和需求导向

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探索项目,要注重立项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而作为技术研发的需求导向项目,则注重结果的质量和贡献。

所以,在基金申请和结题报告中,也都应该体现到这两点。

二,

北基委通知的第二条,明确了完善同行评价制度。

同行评议又分为定量和定性。定量继续按照注重要点打分定性则是由评审人做出点评性的主观评述

 

 

我们在“不鼓掌”第三条,不客气地提出了“替代方案是否成熟”,担心成为变相的领导说了算。

我们很高兴看了北基委已经找到了这个替代指标;更是很高兴北基委信任、并把权利给了学者。同行最清楚领域内的那点事,谁在认真做学问、谁有真才实干、谁是忽悠、谁是会油子、谁在造假。

专注于做好科学研究,同行都看在眼里;到处跑会结识专家,同行也看在眼里。何去何从?

三,

北基委通知的第三条,明确了落实代表作制度。

 

 

哈哈。我们在“不鼓掌”第二条中问“SCI论文真的不重要吗?”

实际上,Paper is the currency of science. Paper is all about credibility.

对于学术界,SCI论文从来都是展现成果、促进交流的最佳载体。

对于个人来说,论文是会跟随一辈子的印记,是判断一个科学家水平的最直接指标之一。

而对于一种临床科研,权威杂志的科研论文全权代表了话语权和权威性,以及对临床的指导。

破除“唯论文”,立起的是“高质量论文”。

四,

北基委通知的第四条,明确绩效考核突出成果的质量贡献

如何评价一个科学家的贡献?

我们在“不鼓掌”的第四条中给出建议:学者自己的“精准影响因子”,即针对该学者本人论文的被其他学者引用情况。

同行最清楚论文的价值和意义,并在自己的论文中加以引述。被其他学者引用,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研究得到承认、作为研究基础或者论证的证据。

这就是科研最大的贡献。

五,

北基委通知的第五条,完善科研诚信管理。

这个毋容置疑。不敢多说。

特别有趣的是,当我们项目组今天讨论北基委的通知时,发现其对基金项目/学者的评估体系与通过职业移民申请美国绿卡的指标完全吻合:同行推荐信、高质量论文、论文被引用次数。分别对应着北基委通知的第二、三、四条。

实际上,科学技术研究的事情,还是由学术来说话。也就是:

破除“唯论文”,北基委通过“同行评议”、“代表作”、“考核贡献”这三条,立起认真做学问、发高质量论文及由此被引用次数的大旗

本期编辑:Henry,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Hanson临床科研,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不代表本号观点,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SCIER星科编辑,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SCI论文润色等。

学术互动

添加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出版政策、课程直播信息,随时咨询客服/编辑,了解更多实时资讯

热门推荐